自从中国联赛职业化以来,U-23球员政策可能是短时间内修改次数最多的政策,实施不到三个赛季,或将迎来第四次大变,而最新一次调整仍是“改良版”,可见这项政策“耽误”了一代球员。
此外,媒体还报道称,足协将“纠正”中超联赛外援政策中国足球联赛 最多有几个外援,准备将外援人数恢复到4人。外援的“纠正”只是为了让联赛恢复正常,恢复亚冠参赛球队的信心。
有报道称,中超联赛即将恢复“四外援”政策。
里皮2018年上半年曾接近与中国国足续约,但谈判破裂,里皮辞职。不过,里皮辞职四个月后,又花了更高的价钱把意大利名帅请回来。看似里皮的回归并没有耽误什么,但绕了弯路之后,意大利名帅的回归竟然让国足的续约推迟了一年。
随着联赛政策不断调整,里皮几经周折归来,1999年国青队、2002年国青队两支国家队全部溃败,2001年国青队、2004年国青队征战世青、世少赛的前景十分渺茫,国奥队征战东京奥运会难度极大,唯有国足在归化球员的带动下有望征战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。
不得不承认,中国国足是中国男足目前最有前途的国家队。
U-23 球员政策,三年历程
2017赛季的U-23球员政策1.0版,简单来说就是18人报名名单中必须有两名U-23球员,其中一人必须是首发。这对中超球队来说不算致命影响,但却再次造成了混乱。
2018赛季U-23球员政策2.0版规定,每场比赛必须有1名U-23球员首发,出场次数与外援数量挂钩,即每增加1名外援,就需要增加1名U-23球员。当然,每场比赛最多只能有3名外援出场中国足球联赛 最多有几个外援,也就是说,每支球队每场比赛都会使用3名U-23球员。
2019赛季,U-23球员政策“进化”到3.0版,在去年政策基础上进行了微调,不再与外援挂钩,首发1人,全场比赛必须有3名U-23球员在场。
联赛的 U23 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变化。
除了三个赛季三次换人,U-23球员政策也打了补丁,即2018赛季下半程开始实行的“减免政策”。这个“减免政策”在本赛季一直沿用,很多球队每场比赛要用多少U-23球员都得掰着手指头数。在足协杯深圳对阵申花的比赛中,深圳成为中超第一支因为“漏用”U-23球员被判0-3负的球队。
实施近两个半赛季的U-23球员政策将迎来第四次重大变革。据《足球报》报道,每场比赛每支球队都必须有U-23球员在场上,这也算是U-23政策的“改良版”。此前比赛开始秒换U-23球员、补时阶段疯狂换U-23球员完成任务的现象有望终结。不过U-23球员政策4.0版是讨论后立即实施,还是等到下赛季,目前仍不得而知。
U-23 政策耽误了一代球员
里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中国过去错误的足球政策,耽误了两代球员。但作为U-23政策的坚定支持者,里皮肯定不会把因该政策实施两年多而耽误的球员也算进去。
作为93年龄段代表,廖力生自U23新政策出台以来,一直坐在替补席上。
2017赛季,U-23政策实施,1993年出生的球员因为“超龄”而被抛弃,鲁能对此“深有体会”,毕竟鲁能拥有1993一代最优秀的球员。2018赛季,1994年出生的球员被搁置,而这个赛季,轮到1995年出生的球员尝尝老大哥的苦头了。
许鑫1994年出生
U-23政策的实施除了给U-23球员腾出空间外,还造成了中国足球转会市场的混乱。符合条件的球员身价被疯狂炒作,许多球员只踢了一个赛季就失去了位置。这一政策的实施也让不少球队“钻了空子”,而一些贯彻政策精神的球队则成了牺牲品。上赛季U-23免签政策实施后,原本保级形势一片大好的大连一方最终倒在最后一轮才保级成功。如果大连队降级,损失将不可估量。
恢复外援名额+请里皮归来,耽误的时间谁来弥补?
2017赛季中超联赛将外援注册人数缩减为3人(不分亚裔和非亚裔)中国足球联赛 最多有几个外援,虽然仍可注册5名外援,但这导致各支球队纷纷抛售亚裔外援,曾经在中国足坛大放异彩的韩国外援最终也大多离开了。2018赛季,外援注册人数缩减为4人,球员人数保持不变,外援政策继续“收紧”。
外援政策的调整,导致中超韩流全面衰落。
外援名额减少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各支球队不得不出售过剩外援,但对于中低级别球队来说,由于大家同时裁员,后果还不算太严重。不过对于亚冠球队来说,在2018年注册名额缩减为4人、出场名额缩减为3人之后,申花(2018赛季)和鲁能(2019赛季)均放弃了亚冠亚洲外援名额。
最关键的是,俱乐部当初卖掉外援,现在又要买回来适应新政策,高买低卖,最亏的还是俱乐部的投资者,赔钱已经是既定事实,每天改规则,不仅伤球迷,也伤投资者,俱乐部只能自己承受损失,规则制定者不会买单。
同样,在与里皮续约、分道扬镳、重回牧场的过程中,国足的续约也一度被搁置。2017年东亚杯结束、2018年中国杯开赛之初,对与足协续约充满信心的里皮提拔了大批年轻球员加入国足。但风向在2018年中旬发生180度大逆转,原本续约无望的里皮为了在2019年亚洲杯取得好成绩堂堂正正地离开,随后放弃培养年轻球员,让老将集体回归。
里皮未能续约,导致中国国足的续约工作彻底陷入停滞。
从2018年年中到2019年6月,中国国足的续约被拖延了一年。而看看我们的邻国日韩,续约任务都在近一年内完成。日韩都在2018年世界杯后换帅,通过亚洲杯完成了续约考验。唯独中国国足在原地打转。
重回正轨,仅国足有归化希望
2017年至2019年,中国国足未能闯入12强,U23国足小组赛出局,国青队未能进入世青赛,国青队未能进入亚青赛决赛。四支国家队的全面失利,不能说是各项政策出台的结果,但政策却没有带来国家队成绩的提升,这是“原罪”。
U-23球员政策“改良”,恢复4外援上场政策,但离眼前的渴求还是相去甚远。亚青赛、亚青赛预赛今年年底开打,即便进入决赛,也基本无望获得2020年世青赛、世青赛的参赛资格。中国足球连续8年无缘世青赛、世青赛已成定局。去年成耀东带领的99国青队也未能通过考验,指望在熊猫杯三战全败、在“中赫国安杯”上被吓得退出的01国青队实现突破,简直是痴人说梦。
成耀东率领的1999年国青队曾被认为是近年来最强的一代。
7个月后,U-23亚洲杯决赛圈将开战,希丁克领衔的中国国奥队阵容已经确定,在还剩半个赛季的情况下,即便所有符合条件的球员都投入联赛训练,也不会有质的飞跃,想在明年初的U-23亚洲杯(奥运会预选赛)中打进前三名简直就是天方夜谭。中国国奥队还要为过去中国足球青训的错误政策和浪费付出代价,即便现在“纠正”联赛政策,也为时已晚。
国足会成为政策“纠偏”的受益者吗?显然不是。国足冲击2022世界杯的希望,就是归化球员和里皮回归两大筹码。有了归化球员,40强赛可以说毫无挑战。只能希望在12强赛开始前,联赛的政策不要出现大的变动,至少不要乱了阵脚。
归化球员能带领中国国足进入2022年吗?
允许上场的外援人数恢复到4人,唯一可能挽救球队的办法就是中超球队在亚冠赛场上的表现。2017赛季上海上港能打进亚冠四强,但2018赛季,只有天海一家打进了八强。外援政策与亚冠赛场不同步的后果太明显了。
U-23球员政策改善,允许上场的外援名额恢复到4人,只能让联赛看上去更加正常,消除过去几个赛季的影响还需要时间,国足的赌注不在于政策变化,里皮的支持、归化球员的帮助才是最好的办法。中超本来就是国足的地基,但即使联赛政策“纠正”,中超也起不到地基的作用,因为修地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。
TAG: